国产发力3D DRAM:突破技术瓶颈,有望在全球存储竞争中抢占先机
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应用的爆发式增长,全球对算力的需求呈现指数级攀升态势。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,更凸显了内存技术在支撑AI应用中的关键作用。传统内存架构已难以满足AI芯片对数据传输速度的严苛要求,而高带宽内存(HBM)通过创新的堆叠
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应用的爆发式增长,全球对算力的需求呈现指数级攀升态势。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,更凸显了内存技术在支撑AI应用中的关键作用。传统内存架构已难以满足AI芯片对数据传输速度的严苛要求,而高带宽内存(HBM)通过创新的堆叠
随着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应用的爆发式增长,全球对算力的需求正以指数级态势攀升。然而,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性能强劲的计算芯片,更离不开高性能内存的协同配合。
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,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,HBM(高带宽内存)已成为DRAM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,预计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70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98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33%。3DDRAM技术通过垂直化架构突破传统制程极限,有望成为长期解
众所周知,现在 NAND 闪存普遍采用 3D 堆叠结构。短短十年内,3D NAND 层数就从 2014 年的 24 层增加到了 SK 海力士的 321 层(2024 年 11 月宣布量产),而我国的长江存储第五代 3D TLC NAND 闪存据传也达到了 29
想象一下,用数百片非常薄、略有不同的材料薄片建造一座塔,每片薄片都会自行弯曲或变形。这正是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 (IMEC) 和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300 毫米晶圆上交替生长 120 层硅 (Si) 和硅锗 (SiGe) 材料时所取得的成果——这是迈向三维
2025 年 IEEE VLSI 研讨会正于日本东京举行。SK 海力士在会议上提出了未来 30 年的新 DRAM 技术路线图和可持续创新方向。